国产精品VIDEOS麻豆,精品 在线 视频 亚洲,免费的夜夜欢爱夜夜爽视频,欧美 国产 亚洲视频

鋼鐵業面臨新一輪瘦身

作者:鋼結構網    
時間:2009-12-23 10:00:38 [收藏]

    近三分之一的鋼鐵是由本該被淘汰的生產能力生產出來的。限產保價的結果是“保出”了不少落后的生產能力。產業集中度低成為中國鋼鐵行業的最痛.
    “中國根本就不要想著成為一個鋼鐵的出口大國。想都不要想!”11月13日上午,在2005中國鋼鐵產業鏈戰略發展與投資峰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顧問吳溪淳發言時這樣說。
    談到這個問題,吳溪淳有些激動。針對產能過剩就出口的說法,他說:“中國鋼鐵業已經產能過剩,供大于求了,多出來的產能并不可能通過出口來消化的。”<BR>&nbsp;&nbsp;&nbsp;&nbsp;從中國的情況來說,支撐這位原冶金工業部副部長得出這個結論的主要依據是中國資源有限。而在海外,尤其是美國,鋼鐵業被視為夕陽工業,他們非常敏感,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隨時都會揮起來的。
    國外鋼鐵業市場集中度非常高。比如美國和韓國,他們前4家最大公司產量占全行業產量的比率(CR4)分別是61.1%和88.3%。“人家的市場是用有效的限產保價措施來實現的,不會隨便讓中國的低價產品來沖擊的。”一位與會的人士說。
    “我國鋼材出口大約只占國際鋼材貿易的2%左右,可鋼材卻是我國遭國外貿易保護案件最多的產品之一。”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會長陳浩然在會上介紹,從1996年起到2005年,我國五礦化工類產品遭國外貿易保護調查共180起,涉及鋼鐵產品的貿易保護案件共56起,占案件總數的近三分之一。
    他還透露,美國、歐盟、韓國等都在搜集我傾銷的證據。“從目前我國鋼材出口的形勢看,有可能引發新一輪貿易保護調查。”頂替進口并非易事。
    對于從今年春天以來,中國鋼鐵市場出現的熊市,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吳溪淳的觀點非常明確:“價格大跌,不是需求不足,而是產能過剩,供過于求。”<BR>&nbsp;&nbsp;&nbsp;&nbsp;他認為,支持中國鋼鐵業高速發展的因素之一是鋼鐵的凈進口。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凈進口幾乎為零,發展鋼鐵業以頂替進口的因素已經不存在了,而剩下的市場需求的因素,已經由高速增長逐漸變為穩定增長,所以,“中國鋼鐵業已經結束了高速擴張產能的階段,鋼鐵產量將由高速增長轉入適度較快增長。”
    “中國鋼鐵市場進入了品種、質量激烈競爭的階段。”這是吳溪淳總結出的中國鋼鐵工業發展新階段的幾個特征之一。
    2005年中國鋼鐵進口量有2500萬噸。這是一個不小的市場空間,不少中國企業增加產能為的就是要頂替這個市場。“人家是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市場的,爭奪它靠的就只能是品種、質量和對用戶的服務。并且爭奪起來會非常不容易的。”吳溪淳說。
    他以日本為例來說明。去年,中國從日本進口了700多萬噸鋼材、800多萬噸鋼,而日本的出口總量是3500多萬噸,對中國這樣一個重要的市場,“日本肯定不會輕易放棄。”
    而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進口國,它一限產,一采取貿易保護措施,大量的鋼鐵就會涌向中國市場,所以,對中國企業來說,市場壓力是巨大的。提升產業集中度
    產業集中度低是中國鋼鐵行業的最痛。面對熊市,中國鋼鐵工會協會曾提議在企業自愿的基礎上限產5%以救市。可是,僅有15.7%的CR4,使限產保價的措施無從落實。
    “在中國,限產保價不是方向。從前也這樣做過,結果是‘保出’了不少落后的生產能力。”出席2005中國鋼鐵產業鏈戰略發展與投資峰會的單尚華發言時這樣說。他是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
    “我國鋼鐵行業是落后生產能力占比例最大的行業,產量的近三分之一是由應該被淘汰的生產能力生產出來的。”在富有激情的演講中,單尚華說,“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我們喊了很多年,越喊越多,原因就是有市場需求。在目前的情況下,大企業要抓住機會,通過市場機制淘汰落后,這是今后鋼鐵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和淘汰落后相關聯的就是,中國鋼鐵產業要想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還需要提升產業的集中度。
    “限產保價在中國行不通的原因之一是中國鋼鐵產業集中度太低,各個企業情況差別太大,實施起來幾乎不具有可操作性。”吳溪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生產線剛剛建成投產的企業,能接受限產的要求嗎?在中國,寶鋼生產能耗最低,限制它對誰有利?吳溪淳用幾個問句得出一個這樣的結論:總體說限產,我們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不過,某些產品則是能夠實現的。他舉的例子是軸承鋼。
    11月初,東北特鋼等六家國內主要軸承鋼生產企業已經達成自律共識,承諾每月減產1.25萬噸,比1~9月平均減產10%。“這個限產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為全國軸承鋼產量主要集中在這六家企業,他們的產量占行業內軸承鋼產量的84.07%,生產的軸承鋼材占全國產量的84.62%。”
    國外專家研究認為,一個國家某個行業前4家企業市場集中度若低于40%,市場就會出現過渡競爭,供求關系和價格也會隨之大幅度波動。“我國前14家鋼鐵企業鋼產量僅占全國產量的42%,”河北省冶金工業協會副會長宋繼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國鋼鐵市場不具備主動調節供需的能力,而制止和防止鋼材市場價格的大起大落,產業集中度的高低已經成為關鍵。”鋼鐵大省河北的動作。
    鋼鐵大省河北的情況,幾乎就是中國鋼鐵業的縮影。
    河北是個鋼鐵生產大省,但卻以鋼鐵企業分散、技術設備落后及產品附加值低“聞名”全國。2004年,河北省鋼產量平均每家鋼鐵企業僅43萬噸,年總產量接近5700萬噸鋼的大省卻沒有一家鋼鐵企業產量超過1000萬噸。其中,年產量在600萬噸以上的僅有唐鋼、邯鋼兩家,50萬噸以上的企業也只有40家。
    “企業的重組整合迫在眉睫。”宋繼軍說,河北省將組建以邯鋼和唐鋼為主的南北兩大鋼鐵集團,到2010年河北鋼鐵企業的數量由現在的202家整合為40家左右。目前河北省已經制訂了完整的計劃,以引導和推動全省鋼鐵企業進行重組。這些計劃是:
    在河北省南部,以邯鋼為主,整合石鋼、邢鋼以及部分其他民營鋼鐵企業,建成南部大型鋼鐵集團;而北部則以唐鋼為主,整合宣鋼、承鋼以及部分其他民營鋼鐵企業,建成北部大型鋼鐵集團。
    組建南北兩大鋼鐵集團、實現了大中型企業的強強聯合后,重點推進唐山、邯鄲兩個地區的鋼鐵企業整合。按照初步規劃,唐山市到2005年底,現有的57家鋼鐵企業整合到30家,進而到2006年整合到20家,2007年整合到10家。邯鄲市到2007年,將現有40家鋼鐵企業整合為4家大型企業集團。
    “今年以來,河北省的鋼鐵企業的整合已經開始運作。”宋繼軍說。據他介紹,唐鋼已經分別向宣鋼和承鋼派去了一位董事長和總經理,工作進展快的原因在于宣鋼和承鋼還是由政府的國有資產100%出資,不過,“人動了,資產還沒動,還要等待國家的最終批復。”
    河北已經不是第一次動手整合,盡管有國家出臺鋼鐵產業政策的新背景,而且河北省的鋼鐵產業重組可以被看作鼓勵重組和加強產業集中度的典范,但困難也是典型的。宋繼軍說,雖然成立南北兩大鋼鐵集團的方案已經上報發改委,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但是把國有資產委托給誰,出資人的到位問題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下載附件:
  • 點擊下載

  • "歡迎大家轉摘!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網(metal168.com)謝謝合作!"

相關文章:

文章標題
建筑鋼結構網--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分會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