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IDEOS麻豆,精品 在线 视频 亚洲,免费的夜夜欢爱夜夜爽视频,欧美 国产 亚洲视频

中國鋼鐵進入恐龍時代

作者:鋼結構網    
時間:2009-12-23 10:00:50 [收藏]

    中國鋼鐵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3到5年后,鋼鐵行業中的規模經濟效應將走向它的反面。而在這3到5年里,“噸位說話”的游戲規則會以無以復其極的方式上演。
    引發此番中國鋼鐵“噸位大戰”的,是始自2003年的宏觀調控。2005年,宏觀調控達到了高潮。7月份,《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出臺;12月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出臺。一年內由國務院頒布兩份產業政策,在新中國建政史上實屬罕見,而同時指向鋼鐵產業,更為“大躍進”以來絕無僅有。
    作為我國首部完整的鋼鐵產業“大綱”,整治近兩年“大煉鋼鐵”的熱潮,打造我國鋼鐵“航母”,被認為是鋼鐵新政的重要內容。其中明確“到2010年,形成兩個3000萬噸級,若干個千萬噸級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企業集團”。從目前國內鋼鐵企業的實力來看,2010年兩個3000萬噸的企業最有可能的是寶鋼和鞍鋼。
    寶鋼去年產量已經突破2000萬噸,今年不少大型投資項目竣工,產量能再上臺階,到2010年達到3000萬噸不成問題;而鞍鋼與本鋼的重組依然塵埃落定,鋼鐵新政中也特意提到了鞍山―本溪地區將進一步聯合重組,鞍鋼和本鋼目前的產量聯合起來接近2000萬噸,新鞍鋼也必能在兩個3000萬噸級企業中搶到一個位置。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新政中還對產業集中度作了具體標注“通過組織結構調整和適當擴大現有企業規模,提高產業集中度。到2010年,具有煉鋼能力的企業數量有較大幅度的減少,國內排名前十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占全國產量的比例達到50%以上,2020年達到70%以上”。
    據初步分析預測,2010年我國鋼產量可能達到4億噸至5億噸以上,假設鋼鐵產業集中度能達到70%左右,前8家鋼廠合計的鋼產量則應達到3億噸至3.5億噸,平均每家鋼產量則應達到3500萬噸至4000萬噸。實際上,筆者接觸到的業內高層分析,2005年中,中國鋼鐵業就已經突破了日產萬噸的大關。如果再加上刻意隱瞞的新增產能,這個數字只高不低。
    深入到字里行間,不難發現鋼鐵新政的一大邏輯缺陷:主觀目的是遏制鋼鐵產能的過度膨脹,而客觀上變相鼓勵企業不惜代價、不擇手段上馬新的產能,至少在未來3、5年內是如此。道理很簡單,如果不能在新政開列的時間表內,躋身前15強,則意味著企業必須拱手讓人或者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從目前國家新批準的鞍鋼、馬鋼和寶鋼項目等情況觀察,以及新近發生的首鋼“西進”收購水城鋼鐵、武鋼與鄂鋼合并及后來的合資吃下柳州鋼鐵,再有鞍本聯合、中信泰富收購大冶特鋼等等一系列并購和重組事件看,都是鋼鐵產業政策的提前演繹。
    筆者無意鄙薄鋼鐵企業增量升級和重組做大的行為。問題在于,鋼鐵企業尤其是一線企業在做增量或重組時,直瞄著一個準星,那就是能否在2010年做出2000萬噸以上的產能來。噸位固然意味著規模經濟效應,以及由此帶來的成本領先優勢。但是,噸位亦有它的反面:產能越大,則固定投資越大,消化產能的壓力和風險也就越高。
    事實上,中國鋼鐵產能過剩的陰影正在襲來。
    自上世紀90年代下半期以來,中國工業消費品的供求逐步呈現出全面生產過剩情況。在工業生產資料生產方面,制造業中的加工業長期以來就是“長線”,由于住宅和汽車等新一代耐用消費品主要是依托重工業提供,所以形成了上游能源、礦產和原材料等少數幾個產業的相對“短線”,并促使價格大幅度上揚。但是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自2003年以來大量社會資本迅速流入短線部門,很快就形成了新的供給能力。
    因此,制造業中的短線部門將在本輪投資周期過去后,也轉成“長線”。綜合各方面的信息看,鋼材、鋁材和水泥等從年初以來就出現了過剩,引起價格大幅度下跌。煤炭最近也開始出現過剩情況,不同品種的產品價格下跌了10%-20%。電力供求缺口去年為3500萬千瓦,目前已縮小到2000萬千瓦,缺電的省份也從去年的25個減少到目前的18個,估計到今年年末,缺口會進一步縮小到1000萬千瓦以內,因此至多明年就可以達到供需平衡,2007年也將開始過剩,所以到2007年中國將沒有“短線”部門。
    2007年,可能會出現前所未有的生產能力集中釋放,生產過??赡軙淼煤苊土摇.a能過剩所引發的價格戰如今已經拉開序幕。一些觀察家預計,過去幾年鋼鐵需求的迅猛增長勢頭將有所減緩。美國新澤西的鋼鐵業研究分析公司預測,過去3年中國20%的鋼鐵需求年均增長率從2004年年中起將開始大幅下降,之后保持在6%左右的水平。布魯塞爾國際鋼鐵協會的預測相比之下則樂觀一些,他們認為2005年后中國鋼鐵需求的增長率會降至8.8%的水平。目前的生產過剩還是局部的、較小規模的,但是從未來發展趨勢上看,供給增長率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超過需求。
    預測中的需求下降似乎并未讓中國鋼鐵企業籌集資金擴大生產的步伐有所減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5年前11個月,中國金屬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一倍多,達到人民幣2960億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則已經發出警告稱,鋼鐵行業的盲目擴張會帶來產能過剩的風險。
    鋼鐵因其輻射力和滲透力之強,原本就是一個周期性特征顯著的行業。在周期性行業中生存,產能過剩本身就是鋼鐵企業的宿命,這并非已經和即將形成的中國鋼鐵恐龍們前行中的致命陷阱。危險在于,產能過??赡軙せ钸@些鋼鐵恐龍肌體中致命的“病毒”。
    在此番造“龍”運動中,新建鋼鐵項目50%-60%的融資都來自銀行貸款,如果鋼鐵市場下滑,這類投資變成壞賬的風險就會遽然增加。以一家年產量1000萬噸的鋼企為例,如果要在2010年達到2000萬噸產能,則需投資300億元以上;如果這些投資60%來自銀行貸款,則意味著該企業未來要償付的銀行本利和在200億元以上。按照當前國內鋼鐵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均值5%計算,企業償清貸款的時間在20年以上。一般來講,鋼鐵新增產能的建設期在3年左右,也就是說,該企業產能達產之日,很可能即是中國鋼鐵產品滯銷之時。果如此,不要說償還銀行本金,單單利息就會把這家企業逼上絕境。
    客觀地說,中國鋼鐵業界并非沒有意識到造“龍”運動的悲劇前景,只不過在新政的鞭策下無暇把目光放得更遠罷了。新政制定者們如果能像規劃“噸位”一樣,把企業駕馭波動性的能力放在調控的顯要位置,或許來得及挽救那些“恐龍”們。果如此,將是中國鋼鐵新政之幸,更是中國鋼鐵企業之幸。
    下載附件:
  • 點擊下載

  • "歡迎大家轉摘!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網(metal168.com)謝謝合作!"

相關文章:

文章標題
建筑鋼結構網--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分會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