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IDEOS麻豆,精品 在线 视频 亚洲,免费的夜夜欢爱夜夜爽视频,欧美 国产 亚洲视频

中鋼協:印度鐵礦石在華喪失競爭力 市份逐年下降

作者:鋼結構網    
時間:2009-12-23 10:02:07 [收藏]

      現貨交易模式導致印度鐵礦石漲價最兇,在華市場份額逐年下降 。


      昨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印鐵礦石峰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表示,中印鐵礦石貿易主要是現貨貿易方式,這與國際主流貿易方式背離,并導致印度鐵礦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斷下降,且印度礦山并沒有在鐵礦石漲價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印度礦失去競爭力


      2007年中國進口鐵礦石38309.33萬噸,比上年增加5679萬噸,增長17.4%。其中從印度進口7936.92萬噸,比上年增加459.41萬噸,增長6.14%,比進口總量增幅低11.26個百分點。


      羅冰生表示,一系列據顯示,印度鐵礦進口數量逐年增加,但中國市場的占有份額逐年下降,印度礦面臨巴西礦的競爭,市場份額在逐年縮小。2007年12月印度礦綜合平均到岸價漲幅高達135.37%,居中國從世界各國進口鐵礦石漲幅之首, 2007年12月印度礦平均到岸價157.96美元/噸,巴西礦123.22美元/噸,印度礦比巴西礦高34.72美元/噸,負價差高達22%,這種比價關系是完全扭曲的,也是不可能持久的,說明在中國市場印度礦已經喪失了同巴西礦的競爭能力。


      2007年,印度礦全年平均到岸價98.79美元/噸,比2006年上漲34.25美元/噸,漲幅達53.07%,也是中國從世界各國進口鐵礦石全年漲價幅度最高的。


      羅冰生認為,中印之間鐵礦石的貿易方式同國際主流貿易方式是背離的。中印鐵礦石貿易大部分是通過中間貿易商達成,使用印度礦的中國鋼鐵企業大部分是中小企業。


      印度礦山并未受益


      相關數據顯示,2007年1-11月同2006年比較,中國進口印度礦平均到岸價漲價27.25美元/噸;其中海運費漲價達25.81美元/噸,占漲價部分的94.7%;離岸價上漲1.44美元/噸,占漲價部分的5.3%。


      羅冰生表示,即期海運合同運費大幅漲價是印度礦運到中國的到岸價大幅漲價的主要原因。2007年印度至中國港口的平均海運費是澳大利亞至中國港口的2.1倍,是南非至中國港口的1.33倍,這種狀況不合理。中國進口的40%現貨鐵礦是印度礦,由于供礦數量臨時決定,與之相隨的只能是即期海運合同,這是造成印度至中國港口海運費大幅度上漲的根本原因。


      羅冰生認為,由于印度礦平均到岸價比全年中國進口鐵礦石的綜合平均到岸價高10.57美元/噸,為此中國鋼鐵企業多支付了83893萬美元;而印度礦的平均離岸價只上漲3.24%,說明在中國鋼鐵企業承受巨大經濟損失的同時,印度礦山企業也沒有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印度礦業聯盟秘書長R.K. Sharma也認為礦山在礦價上漲中獲益不多,主要是中間商獲利。


      “中印之間鐵礦石以現貨方式為主的貿易行為,對供需雙方均造成了損害,嚴重削弱了印度礦在中國市場的競爭能力,并且直接影響未來的發展態勢,如果供需狀況有所緩和,中國鋼鐵企業首選的是少用或不用印度礦。”羅冰生說。
    下載附件:
  • 點擊下載

  • "歡迎大家轉摘!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網(metal168.com)謝謝合作!"

相關文章:

文章標題
建筑鋼結構網--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分會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