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IDEOS麻豆,精品 在线 视频 亚洲,免费的夜夜欢爱夜夜爽视频,欧美 国产 亚洲视频

沈陽機床沖擊引領世界機床技術巔峰

作者:鋼結構網    
時間:2009-12-23 10:02:07 [收藏]

    沈陽機床在業內是太有名了。

    這個名,緣于它在中國乃至世界機床史上創造了太多的"第一";

    這個名,也緣于這個機床巨子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經資不抵債、瀕于倒閉的窘境。

    新世紀、新希望。沐浴著中央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春風,沈陽機床漂亮轉身,再次登上了世界機床行業的制高點。

    潮落潮起,再現輝煌,沈陽機床勇立潮頭、成功轉型的秘訣何在?

    "是創新,技術創新、機制創新,引領沈陽機床沖擊世界機床技術巔峰,走上了又好又快發展的快車道",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關錫友說。

    "6千萬"大于"8個億"

    上海磁懸浮軌道梁加工生產線是沈機人"十五"期間自主研發的碩果,是沈機人沖擊引領世界機床顛峰技術的一個縮影。

    上海磁懸浮列車是世界第一個采用混凝土預制軌道梁的。研制軌道梁的加工設備沒有先例,從設計到制造一切都是零。以往的金屬切削加工都是工件固定在加工設備上,而重200噸、長36米的軌道梁加工絕不可能按照慣例行事,技術要求更是前所未有。僅就加工精度而言,加工誤差只允許在±0.01毫米之間,而一般頭發絲的直徑也只有0.07毫米,這是對世界機床生產企業技術水平的一次重大挑戰。

    國外機床企業為軌道梁加工設備開出了8億元的價格,生產周期為兩年半。

    不蒸饅頭蒸口汽,沈機人就是不信這個邪!時任中捷友誼廠總經理關錫友作為當時的項目負責人,對那場競爭至今記憶猶新,"在上海得知招標的確切時間,很倉促,趕不及回沈陽,我和幾個設計人員,在上海一家賓館借了6臺電腦,連續干了6天6夜,完成了設計方案和標書。"

    中標后,關錫友主持項目,和20多名技術人員主動卷著鋪蓋,吃住在企業里,僅僅在方案設計階段,技術人員所畫的圖紙摞起來就達兩米多高。短短六個月時間,就成功地研制出8臺4套超大型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總造價才6400萬元,解決了軌道梁加工中的核心難題。德國專家趕到現場,挑剔地看了半天,伸出大拇指,用生硬的漢語說,佩服、佩服!

    五年磨一劍。截止2008年6月底,沈陽機床集團通過自主研發和聯合開發等多種途徑,開發中高檔數控機床產品350余種,出口80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技術研發人才,初步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開放式的技術創新體系。

    從"零投訴"到"零距離"

    2005年8月份,沈陽機床發布了一則令世界機床行業震驚的消息:對2000年以前向首批重點用戶提供的數控機床實施"召回A計劃"。2006年初,在該計劃圓滿完成之時,又提出了B計劃:到今年底,實現國家重點行業客戶"零投訴"目標。關錫友說,沈陽機床作為一家負責任的企業,我們的產品不能保證永遠,但是我們的服務要保證永遠。

    敢對10年前的產品負責,又敢承諾零投拆,給沈機人信心的是集團推行的從精簡機構入手的科學管理。上崗靠競爭、提升靠業績、收入靠貢獻的新機制初步確立。

    沈機人對那個"冬天"刻骨銘心:每個人每月只能拿200元工資,萬人大廠帳面上僅有幾千元錢------

    壯士斷腕,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

    技術要上去,管理也要跟上。這是一萬多沈機人形成的共識。

    幾記硬拳,打碎了困繞集團多年的陳規陋習,激活了干部和工人的潛能。經過多年探索,沈陽機床集團還探索完善了面向企業內部、面向市場客戶和面向未來的三個目標層次的創新體系,集團開放式自主創新模式初見成效,產品檔次不斷提高,由普通機床到數控機床再到智能化、復合化的數控加工中心,產值數控化率保持在50%以上。2007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01億元、數控機床產量2萬臺、海外市場營業額2億美元、人均銷售收入71萬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11倍、19倍、42倍、23倍,資產總額達到129億元。2005-2007年數控機床產銷量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

    沈機人找回了久違的自信,重新進入到國際機床市場的第一方陣,站在了國際機床市場的技術顛峰上。

    "每研究一臺新產品,國際機床市場就降價一大截,最多的一次降價1/3"

    "近幾年來,我們沈陽機床集團每研究一臺新產品,國際機床市場就要平均降價一大截,最多的一次降價1/3還要多",年輕的關錫友欣喜中不乏冷靜:"我們登上了國際機床市場上的喜馬拉雅山,還要勇于攀上機床市場的珠穆朗瑪峰!"

    "我們沈陽機床在國際機床市場上又有了重要的話語權",談起創業的艱辛,集團公司技術委員會委員張雄感慨萬千。

    沈陽機床集團自主研發的車銑復合加工中心,是我國第一臺五軸車銑加工中心,也是我國第一個將五軸車銑加工中心商品化,第一個將五軸車銑加工中心形成完整系列,第一個使五軸車銑加工中心走出國門的企業。技術委員李憲凱提起當時的研發經歷仍百感交集,"為滿足國防工業對回轉體高復雜曲面形狀、高精度零件加工的需求,我們經過十幾輪的研討及上百次的實驗。"經歷了大約一年的時間后,產品終于研制成功,同時在這項產品上誕生了B軸任意角度強力銑削和C軸任意角度強力銑削兩項世界領先技術。該產品一經問世,國外同類產品立即降價1/3左右。在國防工業企業全球招標中,該產品多次中標,實現了自主技術武裝自我裝備。

    "十一五"期間,沈機每年將投入5億至6億元研發新產品,逐漸退出低端產品市場,專攻中高檔數控機床。沈機分別在北京和上海建立研發平臺,研究高檔數控機床的基礎、共性和關鍵技術。國際方面,與世界頂尖機床設計公司合作,派出50多個主管設計工程師,與德方聯合設計新一代具有國際當代水平的八大系列數控機床。

    通過這些技術聯盟,沈陽機床"十五"期間合作開發新產品45種,合作實現技術創新23項,掌握了高速加工中心、五軸聯動加工中心、重大型數控機床等設計制造核心技術,自主開發中高檔數控機床產品300余種,其中60%以上達到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許多機床打破了國外對航空等關鍵領域的封鎖。用于飛機部件制造的大型五軸加工中心,適用于加工航空工業鈦合金和鋁合金機框,是飛機制造業首次使用國產五軸加工,已簽訂訂單12臺,每臺800萬元,價格僅為國外同類產品的一半左右。

    目前,沈陽機床集團已經將今后研發目標鎖定在航空航天以及汽車生產線上,有20項前沿技術正在同時進行研究。(作者:鄭少忠)
    下載附件:
  • 點擊下載

  • "歡迎大家轉摘!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網(metal168.com)謝謝合作!"

相關文章:

文章標題
建筑鋼結構網--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分會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