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IDEOS麻豆,精品 在线 视频 亚洲,免费的夜夜欢爱夜夜爽视频,欧美 国产 亚洲视频

四川成都農村住房重建規劃設計會戰初戰告捷

作者:鋼結構網    
時間:2009-12-23 10:03:10 [收藏]


      成都市召開災后重建第22次新聞發布會,介紹災后農村住房重建規劃設計工作的最新進展

    昨天,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災后重建第22次專題新聞發布會舉行,成都市災后城鄉住房重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黃平在發布會上介紹了成都市災后農村住房重建規劃設計工作的最新進展和相關情況。

    規劃進度 下月上旬全面完成

    成都市災后城鄉住房重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黃平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5•12”汶川大地震后,全市有17萬余戶災毀農房急需永久性重建;37萬余戶農房需要維修加固。其中,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4個重災區共需永久性重建13萬余戶,約占總戶數的76%;維修加固30萬余戶,約占總戶數的1%。按照我市災后重建目標,我市重災區農村住房永久性重建在2008年底前完成60%,2009年底前基本完成重建任務;其他災區農村住房原址重建,2008年底前力爭基本建成入住。

    規劃設計會戰動員令發出后,全市共有147家規劃和建筑設計單位,2000余名設計人員積極參與。我們選擇了本市設計單位75家、外地設計單位19家投入到這項工作中。自9月10日開始,全市4個重災區確認規劃定點361個,截止到9月27日,完成321個點位的規劃設計工作,占任務量的89%,其中:都江堰市已完成66個點位,彭州已完成153個點位,崇州市已完成41個點位,大邑縣已完成61個點位。還有40個點位的規劃設計正在修改完善之中,預計將于10月上旬全面完成。

    設計理念 與城鄉統籌緊密結合

    “成都市的災后農村住房重建不是簡單的恢復性重建,而是用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和辦法來指導和推動我們的重建工作,實現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聯動;規劃設計也不是簡單的方案設計,更不是把城市設計簡單地拷貝到農村去,它是一次更高層次的設計創造,必須充分體現成都災后重建的總體要求。”黃平昨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據介紹,農村住房重建規劃設計不但考慮到建筑結構的安全、建筑功能的實用、建筑造價的經濟和建設用地的節約,也充分考慮當地產業和經濟要素結合的發展性,空間布局和建筑形態的多樣性,周邊環境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相融性以及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的共享性,特別是要把產業支撐作為規劃設計的著力點,與農村可持續發展和城鄉統籌緊密結合起來。黃平說:自9月8日召開全市農村住房重建規劃設計會戰動員會以來,全社會規劃設計隊伍傾盡全力,與各災區(市)縣、各鄉鎮及廣大災區農戶一起描繪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型城鄉形態的美好藍圖。我們認為,這次災后農村住房重建規劃設計會戰既是尊重農民意愿,結合當地實際,實現農民安居樂業,富裕發展的一次寶貴機會;又是加快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一次良好契機。

    設計會戰 結合當地風貌設計建筑風格

    在361個點位中,涉及符合規劃原址重建,按照規劃集中自建,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社會資金開發重建等方式,點多面廣,地形地貌復雜,農民需求各異,產業形態多樣,這與城鎮規劃有很大區別。在短短的17天時間內,參與規劃設計的工程師們滿懷著對災區人民的深厚感情,視災區重建為己任,不計報酬,放下手頭的其他工作,加班加點、節假日不休息,通宵達旦、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災區農村住房重建規劃設計中。

    在領受任務后,四川三眾建筑設計公司立即投入到會戰工作中,總經理帶領一班人親自到都江堰市天馬鎮向榮村、青城山鎮石橋村實地勘察,了解村民住房的實際需求和產業發展規劃;摸清實情后,設計師們挑燈夜戰,迅速拿出了貼合實際、村民滿意的設計方案。西南建筑設計院、四川省建筑設計院、成都建筑設計研究院等單位發揮人才優勢,設計出建筑風格多樣、與生態環境相融的山村小鎮。西南交大建筑學院組織師生與鄉鎮溝通、與老百姓交換意見,在5天時間內就提交了向峨鄉石碑村大石包統規統建安置點方案。

    19家外地設計單位也積極參與災區重建項目規劃設計。深圳市鑫中建建筑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的同志表示,“當得知這次設計會戰的消息后,我們決定為災區重建貢獻一份力量。”他們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大邑縣悅來鎮的設計方案。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參與了都江堰市泰安古鎮的規劃設計。機械工業三院的同志,勤奮敬業,在崇州市雞冠山鄉大坪廟、劉河壩安置點的規劃設計中,結合山形水勢,描畫出具有濃郁川西特色的小鎮。廈門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則融合白鹿書院百年歷史,設計出歐風小鎮。

      設計規劃 通盤考慮體現四大特點

    目前,我市農村住房重建規劃設計已大部分完成。不少方案匠心獨運、特色鮮明,農房重建規劃設計充分體現了發展性、多樣性、相融性、共享性。

    據介紹,這次大規模規劃設計中,專業技術人員按照國家相應技術規范,避開地質不良地段,要求重建房屋有上下圈梁,四大角設置構造柱,修建二四墻,不用玻纖瓦、不用一二墻,從而保障達到抗震設防標準。

    在設計中,設計者還充分考慮到發展性、多樣性、相融性、共享性。規劃設計作品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的產業提升發展,充分考慮產業的形態,使之成為群眾安居樂業的支撐;在充分考慮群眾經濟能力的基礎上,單體建筑以質感對比、色彩變化來體現多樣性;重建的農村住房注重與當地風貌相協調,與當地文化、歷史氛圍相融洽;重建中大力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市社會服務事業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使災區群眾通過重建中的城鄉一體化切實享受到實惠。

    另外,此次規劃設計還將農房重建與村鎮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按照宜聚則聚、宜散則散的要求,重建的農居既有川西民俗風情,又能體現現代農村建筑的時代風貌。注重有條件的農房重建點與林盤保護相結合。同時,農房設計將傳統的農村生產與居住方式相分離,很多農房設計了集中式養殖房、供應水源,考慮了排污、供水、供電、通訊等設施的配套,針對不同的生活燃料種類進行專門設計。

    方案實施 與當地農民簽訂志愿書

    昨天,都江堰有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方案的落實,他們與當地農民簽訂了志愿書,而且規劃設計方案充分尊重了當地村民和政府的意愿。

    “為尊重當地農民意愿,符合當地實際,所完成的重建項目初步設計方案需先交由當地重建辦會同所在鄉(鎮)初審,經市重建辦審查后,再由各實施主體組織設計單位開展施工圖設計。施工圖設計打破常規,采取分階段設計、分階段出圖的方式,為加快重建進度提供了技術保障。”昨天,市建委副主任陳先龍表示。

    此次農房重建規劃設計會戰旨在確保成都市災后農村住房重建的“安全、實用、經濟、省地”,并力圖通過災后農村住房重建構建新型城鄉形態,展現地域特色,使我市災后重建成為科學重建、科學發展的樣板。市重建辦已擬定方案,對災后農村住房重建優秀設計方案進行評獎,并在此基礎上,深化設計,優化方案,做出更具有代表性的規劃設計精品。同時,為展示此次規劃設計會戰成果,市重建辦已著手籌備,將在10月中上旬舉辦全市災后農村房屋重建規劃設計成果展覽。
    下載附件:
  • 點擊下載

  • "歡迎大家轉摘!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網(metal168.com)謝謝合作!"

相關文章:

文章標題
建筑鋼結構網--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分會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