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IDEOS麻豆,精品 在线 视频 亚洲,免费的夜夜欢爱夜夜爽视频,欧美 国产 亚洲视频

建筑行業亟待扯起“被動性防火”大旗

作者:鋼結構網    
時間:2009-12-23 10:03:32 [收藏]


    2008年9月20日,深圳俱樂部大火奪去了四十幾條鮮活的生命。讓數不盡的家庭此生再也無法消弭傷痛的大火,其起因往往很簡單:一個煙頭、一粒電火花、一只老舊的電熱器或者只是一處外部的燒烤攤……

    這一切,表明我國的防火體系尚有漏洞。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被動性防火體系”作為我國消防的兩大體系之一,正處在本應重視卻被忽視甚至忽略的尷尬處境。

    星星之火,何以“燎原”?

    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共發生火災23萬多起,2006年至今,每年火災雖都在20萬起左右,但財產損失卻越來越大。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未來我國火災損失也在急劇上升。”日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消防工程系田玉敏教授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為什么一個電火花能引發一場又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河南一位地級市消防處處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辦公用品、家具、床上用品多是合成材料做成的,見火就著。”

    “最可怕的是串燒,一處起火,整棟樓基本上就沒有希望了。”他補充說,“而串燒的隱患比比皆是。”

    “奪命的是化纖材料釋放出的濃煙和毒氣。”提及特大火災,北京精碳偉業總經理張建春教授唏噓不已,“煙毒往往順著房間里的各種管道由一間屋子躥到另一間屋子,火還沒燒到,同一棟建筑其他樓層的人可能已經被熏死了。煙毒迷倒一個人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

    這種災難的起因往往只是一個小小的疏忽。如裸露的或者簡裝的電線從一個房間進去再從另一個房間出來。

    “這責任不能算在我們的頭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建筑公司老總說,“我們都是按設計圖紙來做的,建筑物孔洞如何封堵我們也是遵照規定的。孔洞我們都用水泥封死了,沒有孔洞了。”

    有業內專家認為,當前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有漏洞,它規定孔洞用不燃材封住就行了,沒有考慮封堵后的實際效果。

    “房間之間穿行的各種管道孔洞必須根據孔洞大小使用相應量的防火堵料來封堵,這類堵料遇火膨脹,能迅速填補并且封實電線電纜燒化后留下的孔洞。”來自臺灣的防火專家賈緯民博士說。

    電纜豎井的封堵需要的技術含量很高。統計顯示,我國生產此類產品能封堵電纜填充率達31.4%的廠家微乎其微,而德國的封堵電纜填充率已達到60%。

    但這并不是問題的關鍵。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相當一部分建筑物的電纜豎井沒有真正做過有效封堵,一旦火起,電纜豎井就會變成巨大的風箱,一場災難就難以避免。

    “消”、“防”:倒置的本末?

    近些年來,我國的高層建筑正以驚人的速度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消防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

    高層建筑先天“怕”火。因為高層建筑內有大量的豎向貫穿空間和井道,如樓梯間、電梯井、管道井、電纜井等,在煙囪效應下,煙氣會快速向上蔓延。消防車滅火的有效高度一般不會超過50米,即使有云梯車的幫助也不會超過100米,幾百米的高樓要是出現火災,外部救援根本無濟于事。

    正因為如此,在高層建筑尤其是增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上,國內外如今都是“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高層建筑主要還是靠它自身的消防能力”,中國消防協會總工程師吳啟鴻教授對本報記者說,“而且高層建筑一般都是鋼結構,雖然鋼本身是不能燃燒的,但其在高溫下硬度會有所變化,鋼結構同樣需要有防火涂料的保護。”

    據了解,在我國,預警、滅火、逃生、截火、阻火、抗火――防火系統中的“六兄弟”分屬兩大派系。預警、滅火、逃生,屬于主動性防火體系;截火、阻火、抗火屬于被動性防火體系。

    不容忽視的問題是,主動性防火體系獲得了應有的尊重,在我國幾乎成了防火的代名詞。而被動性防火體系,正處于本應重視卻被忽視甚至忽略的尷尬處境。

    “冰火兩重天。”一位防火專家這樣評價它們在業界的地位。

    “截火、阻火、抗火才是防火體系中的第一道工序!如果截火、阻火、抗火做得好,火災得到有效控制,就為主動性防火體系發揮更大作用創造了條件。”這位專家說,“不重視被動性防火體系,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應該糾正過來。”

    和一般人理解不同,事實上,截火、阻火、抗火的被動性防火體系是“防患于未然”。建筑物如果把截火、阻火、抗火這一文章做足,即使火災不幸發生了,一方面可以延緩火勢蔓延的速度,減低火災危害,另一方面也為人們逃生贏得時間。這是被動性防火體系的價值所在。顯然,防火門、耐火材料、防火涂料、防火堵料等防火材料,在被動性防火體系中一樣都不能少。

    而現實是,除了防火門、耐火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還算普遍之外,防火涂料、防火堵料應用不廣,并且“水貨“盛行。

    本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預警、滅火、逃生,整個主動防火體系,消防的相關法律都有嚴格的規定,消防部門監管起來也就容易得多,規范得多。而涉及截火、阻火、抗火的內容則顯得比較模糊。這種情況使得消防部門把工作重心放在便于操作的主動性防火體系上,造成了對被動性防火的忽略。

    “要什么牌子的,給你用什么牌子的桶裝就行了。”鄭州一家建材市場涂料經銷商馬女士毫不隱諱地對記者說,“大家都心知肚明,花點錢糊弄過去也就算了,沒有硬性要求。”

    被動性防火體系:低投入 高保障

    “主動性防火投入與被動性防火投入的比例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10∶1,而我國只有100∶1左右,被動性防火投入嚴重不足。”賈緯民博士說。

    就國際水準而言,一幢建筑設主動性防火體系需要的投入大致占到建筑總投資的1/20。假定建筑物的總造價是5億元,預警、滅火、逃生系統的投入應該在2000萬元至3000萬元左右,而被動性防火投入只需要主動性防火的1/10就行了。也就是說,在主動性防火的投入之外再加上200萬元至300萬元的被動性防火投入,對于這幢5億元造價的建筑物而言,防火這一塊就做得扎實了。

    “是該重視被動性防火措施的時候了。如果說,做好主動性防火系統能保障50%的財物,加上適量的被動性防火投入就能保障80%―90%的財物安全。”張建春分析,“在截火、阻火、抗火方面加大投入,回報就不僅僅是幾十倍幾百倍的問題,這可以延緩建筑物火勢蔓延的速度,為被困人員的及時逃生贏得時間。”
    下載附件:
  • 點擊下載

  • "歡迎大家轉摘!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網(metal168.com)謝謝合作!"

相關文章:

文章標題
建筑鋼結構網--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分會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