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伊始,中冶集團董事會于2月11日—12日在集團總部召開。會議明確了中冶集團2011年董事會工作要點。
會議指出,2011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公司“三五”規劃的起步之年。由于國內鋼鐵產能過剩,鋼鐵產業面臨兼并重組、節能減排、技術改造三大問題,既給公司的傳統主業帶來了較大影響,又為公司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創造了新的機遇。2011年,董事會將認真貫徹落實國資委“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全面分析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圍繞七項重點工作,推動公司科學發展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第一,結合國家“十二五”規劃,一季度出臺公司“三五”規劃。從科學編制規劃入手,組織好發展規劃的實施工作。
第二,認真落實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精神,切實做強做優企業。圍繞“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核心目標,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做強做優上,提升企業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突出主業發展;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子企業;發掘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發展機會;大力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
第三,加強集團管控力,樹立上市公司良好形象。以戰略設計型的管控模式加強對子企業的科學管控,加強總部職能建設,努力促進公司總部管控能力的提高。
努力以良好的經營業績為股東提供持續穩定的回報,確保公司合法合規運營,注重公司發展的穩健;作好投資者關系和市值管理,改善與投資者的關系,增強投資者的信心,把履行社會責任與公司長遠發展緊密結合,樹立上市公司的良好形象。
第四,完善經濟增加值考核,提高企業價值創造能力。進一步完善經濟增加值考核體系,將經濟增加值考核貫徹到公司對各級子企業的經營考核中去;建立健全全員業績考核體系。發揮考核對提高企業發展質量、增強價值創造能力的導向作用。
第五,完善公司治理,規范公司運作。加強董事會規范與效能運作的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董事會決策事項的跟蹤落實反饋機制;以建立審議決策事項的董事個人責任制為重點,做好董事會與董事評價工作,健全配合監事會開展當期監督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董事之間、董事會與管理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機制;進一步完善子企業的組織架構;繼續探索董事會建設與發揮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職工民主管理相結合。在促進董事會規范運作的同時,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六,加強風險管控,關注公司經營管理中的重點問題。一是進一步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加大對重大風險和重要風險點的管控;推動子企業提升風險管控能力。二是建立健全“誰決策,誰負責”、“誰建設,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制度。按照分類決策的職責權限,明確落實責任主體;對董事會決策事項,明確落實決策流程上的各環節的責任人;在項目建設中認真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和部門責任制,建立“誰建設,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約束與追究制度。三是高度關注財務風險。著重控制資產負債率、帶息負債、存貨和應收賬款等;特別關注現金流的管理;加強成本控制,嚴控費用支出。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將各項指標控制在國資委下達的目標以內。四是嚴格控制資金風險。重點關注資金的籌劃和墊資項目的資金回收,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加強銀企合作,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五是高度關注高風險投資項目。做好房地產項目風險防范措施的梳理制訂;加大海外投資項目的風險管控。六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虧損子企業的扭虧增盈力度;加快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歷史遺留問題,抓緊清理歷史欠帳,認真處理低效無效資產和虧損企業。七是努力解決內部競爭問題。健全并落實解決內部競爭協調機制。采取有針對性的經營策略,推進子企業走專業化經營、差異化發展道路。
第七、發揮董事會在高級管理人員隊伍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