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亦莊線、昌平線2010年底開通運營,標志著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基于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簡稱CBTC系統)”工程取得成功,我國成為繼德國、法國、加拿大后第四個成...
關鍵詞:中國 成功 掌握
近年來,北京市乃至全國都在下大力氣加快進行軌道交通路網建設,然而,作為保證行車安全、提高運輸效率的信號控制系統卻一直依靠引進,核心技術掌握在外國人手里。2004年,北京開始立項開展“基于通信的城軌CBTC系統研究”,以攻克地鐵高端和核心技術,解決目前引進設備中的問題。2010年12月30日開通運營的北京地鐵亦莊線,采用并全功能開通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CBTC系統。該系統開發歷經十幾年研發積累,工程示范近3年,突破了技術與裝備的瓶頸問題,扭轉了國內長期依靠引進的狀況。
北京地鐵亦莊線、昌平線2010年底開通運營,標志著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基于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簡稱CBTC系統)”工程取得成功,我國成為繼德國、法國、加拿大后第四個成功掌握該項核心技術、應用于實際工程并順利開通運營的國家。業內人士分析,本項目的成功實施與應用,為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該系統成本比引進系統的價格降低20%以上,按照每年600公里建設投資60億元計算,每年可節約12億元的外匯。
CBTC項目首席專家、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唐濤日前介紹,作為我國首套列車自動控制系統,其在高效性上可滿足90秒的列車設計行車間隔,可實現移動閉塞,滿足客流不斷增長的需要;在安全性方面,這個系統在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獲得英國勞氏公司頒發、國際通行的“自主開發CBTC系統產品SIL4級的獨立第三方安全認證證書”;在穩定性方面,已開通的北京地鐵亦莊線、昌平線的故障率明顯低于引進的系統。
"歡迎大家轉摘!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
鋼結構網(metal168.com)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