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出現了網架、輕鋼結構,人們在建筑上發揮自主性、創新性越來越強,為發展輕鋼結構住宅我們也作出了很大努力,但面臨的問題還是很多的,下面來詳細介紹一下。
發展輕鋼結構住宅所面臨的問題:
輕鋼結構住宅區域分布不平衡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分為3大區域,即東部沿海地區、中部及西部地區,其中,東南沿海經濟發達,而中部經濟相對落后,西部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輕鋼結構住宅的發展也體現出同樣的特征。
據業內專家介紹,輕鋼結構建筑市場興起于上海和廣東,現在雖已遍布全國,但因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可將其分為北京、上海、蘇杭、粵閩、天津5大區域。
北京區域最為復雜,由于其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建筑設計院在北京眾多,中國自主研發的鋼結構設計軟件共有4套,其中北京地區就有3套,分別是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STS、中國京冶PS2000和首鋼承風公司Mesteel。一方面,在北京有清華大學建筑研究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首鋼設計院、北京鋼鐵設計院、中國京冶設計院(都是鋼結構規范的參編單位)等;另一方面,北京地區鋼結構加工業不發達,成體系的輕鋼結構建筑企業鳳毛麟角,從未來發展看,北京區域的輕鋼結構住宅市場發展勢頭應最為強勁。
上海區域是最成熟、最有影響的地區,設計軟件基本以國外軟件為主,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職業素質較高。其中,上海以博思格、ABC、上海寶成等企業為代表,在我國輕鋼結構市場中占據主導作用。
蘇杭區域是最具中國特色的經濟區域,受投資體制和理念等影響,這一地區的產品品質不如上海板塊,但價格低,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這一區域的代表企業有東南網架、杭蕭鋼構、大地鋼構等。
粵閩區域的輕鋼結構以臺資企業為主,現在廣東、福建地區發展迅猛,已進入內陸地區。
天津區域是北方地區最早從事輕鋼結構的企業,以天津萬力集團為代表的輕鋼結構住宅企業,其產品體系以UBS(即歐洲建筑系統)為主,設備以通用鋼結構加工設備為主,專業化程度不高。由于天津地處北方,因此其對北方地區輕鋼結構住宅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從輕鋼結構住宅發展的區域分布可以看出,以江、浙、滬為代表的長江三角洲一帶仍是我國輕鋼結構住宅發展的前沿陣地;北部則以北京為代表,因其特殊的城市性質,其在輕鋼結構住宅領域的發展后勁不可小覷。然而,在這5大區域中,沒有西部地區,這與我國經濟發展戰略不符,勢必造成輕鋼結構住宅的整體發展不平衡。
業內專家分析,輕鋼結構建筑企業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的主要城市,如上海、杭州蕭山、東莞和無錫等大中城市,而在東北、西北、西南和華中地區,輕鋼結構住宅發展緩慢,有些城市還處于起步階段。這樣的分布態勢必然會加大東部地區的市場競爭,這對正處于開發階段的西部地區非常不利,因為不在同一起跑線上,只會拉大東西部發展距離,進而影響輕鋼結構住宅行業的整體水平。
專家指出,我國輕鋼結構住宅要想與國際全面接軌,還有一段路要走,但隨著設計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標準的統一,我國的輕鋼結構住宅發展很快會步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