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IDEOS麻豆,精品 在线 视频 亚洲,免费的夜夜欢爱夜夜爽视频,欧美 国产 亚洲视频

鋼結構應成為建筑業中的獨立分支

作者:中國建設報    
時間:2011-06-29 11:24:29 [收藏]
    一、建筑業的特點 根據建筑多樣性、唯一性、安全性、藝術性、大型性、耐久性、不動性的特性,生產建筑的企業應該具有以下七個特點。 第一,建筑業是一個傳統產業,自古以來就有,只是隨著社會生產力
    關鍵詞:分支 獨立 建筑業 成為
     
     

    一、建筑業的特點

    根據建筑多樣性、唯一性、安全性、藝術性、大型性、耐久性、不動性的特性,生產建筑的企業應該具有以下七個特點。

    第一,建筑業是一個傳統產業,自古以來就有,只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不斷推陳出新。因為建筑具有地方特色,大量采用地方材料,原始工藝和手工操作保留較多,也不可能完全用現代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所取代。加上它的唯一性,建筑的大部分構件均為非標,很難標準化,無法如機械產品那樣批量生產,傳統特色明顯。

    第二,建筑是一個巨大的物質財富,構建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要用到數以噸計的各種建筑材料和構配件,物流量很大。

    第三,要把數量巨大的各種建筑材料做成構件,把各種構件組成結構,通過安裝、裝修形成建筑,需要很多的、各工種的建筑工人進行艱巨的勞動。所以,建筑業必然是勞動密集型的行業。

    第四,建筑是由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行業的多工種的人員完成的,僅施工環節就有瓦工、木工、鋼筋工、混凝土工、電工、機修工、焊工、鈑金工、安裝工、起重工、架子工、油漆工等等,建筑的六大分部工程(基礎、主體結構、門窗、裝飾、屋面、設備)中又有很多分項工程,每個分項又有很多工序,所以,建筑業是一個龐大的有機的系統工程。

    第五,建筑的安全性決定了建筑業的特殊性。為確保建筑安全,必須對生產建筑的企業有一個準入的門檻,要持證勘察、持證設計、持證施工、持證上崗,并且對某些人員要實行注冊執業。因為,建筑的安全涉及到人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第六,建筑業是一個高危產業。現代建筑高度越建越高、跨度越建越大、面積越建越多、功能越建越全、美觀要求越建越細、體型越建越復雜,平行流水施工、立體交叉施工,多工種多機具同時工作,高空作業、手工操作存在著施工中施工人員自身的安全問題。建筑在施工中還不是一個完整的結構,只有在完成整體結構施工后才能成為能承受荷載的結構體。所以,在施工中要采取各種措施予以加強,以防止建筑未完工卻倒塌的現象發生,避免給人們造成生命和財產的損失。目前,因建筑質量問題發生的傷亡事故屢有發生,已成為我國非正常死亡的重要殺手之一。

    第七,施工隊伍的流動性。因為建筑是不動產,建成后產品留了下來,施工人員就要到一個新的地方去作業,生產建筑的環境永遠在變更著。

    二、建筑鋼結構屬于建筑業

    形成人造空間、成為建筑的最主要部分是它的主體結構。就建筑來說,根據主體結構的材質不同,可分為磚石結構、木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以及混合結構等;從受力體系劃分,可分為平面結構(框架、排架)和空間結構(薄殼結構、網格結構)。主體結構是建筑的骨骼和根本,是維系空間保證建筑功能實施的最關鍵的部分。建筑的結構特征均由主體結構的材質和體系來定義,如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方鋼管網格結構、鋼框架鋼支撐結構等等。我國的鋼結構企業在北京奧運場館和配套工程建設中,在上海世博會的場館和配套工程建設中,在各大中心城市的地標性的建筑包括機場、車站、會展中心、劇院、體育場館、超高層大廈的建設中,建起了一大批舉世矚目的鋼結構建筑,如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館(水立方)、世博會中國館、世博軸陽光谷、國家大劇院、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廣州新電視塔等等,它們有著建筑的所有特性。盡管這些宏偉的工程總包方是有關建筑公司,但生產這些建筑主體結構的企業基本上都是鋼結構公司。很多鋼結構公司從深化設計、研究和制定工藝和方案、加工運輸、直至安裝檢測都參與其中,以確保主體結構安全可靠,直至主體結構驗收完畢,他們承擔了太多太重的責任。根據有關建筑法規,參與建設的鋼結構企業要對建筑終身負責,作為生產這些建筑主體結構的鋼結構企業,理所當然地應該屬于建筑企業。

    改革開放前,我國年鋼產量最多也只有2000萬噸,根本無法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因此一直采取節約用鋼、限制用鋼的政策。那時大力提倡磚混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提倡以低碳冷拔鋼絲作為預應力鋼筋的中小型預應力構配件,只有很少的援外工程和大跨度重型廠房才能采用一些鋼結構,所以當時我國的建筑企業基本上都是從事鋼筋混凝土的施工,只有冶金系統有一些熟悉鋼結構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施工隊伍,鋼結構在建筑業中的應用幾乎為零。改革開放后,隨著國家在基本建設、基礎設施方面的大量投入,建筑業開始蓬勃發展,建筑隊伍也在不斷擴大。由于建筑的技術含量較低,很多放下鐮刀的農民變成了建筑工人,建筑企業利用廉價的、龐大的農民工勞動力來應對日益增多的土建工程。隨著鋼產量的逐年增加以及國外鋼結構工程和技術的引進,鋼結構在國內也逐漸發展起來。最先進入鋼結構行業的并不是傳統的建筑企業,而不少原先從事機械的鄉鎮企業,他們由于各種原因轉入建筑業,由于他們掌握金屬加工技術,開始承攬鋼結構的加工制作和安裝,并且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工程技術人員廣泛合作,迅速發展成為集設計、制作和安裝為一體的鋼構企業。

    根據相關法規,總包方是不得將工程轉包的。但是,由于歷史上的種種原因,總包建筑企業不得不把鋼結構部分轉讓給鋼結構企業來完成。鋼結構企業的加入,促進了建筑業的轉型升級,大大提升了建筑業的技術含量。盡管多數鋼結構企業是從機械業轉產的,但他們已經是建筑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產建筑這個產品的企業,是持有鋼結構專業承包資質的建筑企業。

    三、鋼結構行業的特點

    鋼結構屬于建筑業,但同傳統的建筑業有著較大的差異,說鋼結構是建筑業和機械業交叉的行業比較確切。鋼結構是用現代制造業武裝起來的建筑業,也是建筑業中科技含量最高的行業分支,是建筑業中最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就鋼結構與傳統建筑業的主要區別有以下七點。

    第一,材料更先進。從材料上講,傳統建筑業主要采用土木,以土為原料制成磚瓦,以煅燒石灰石生產石灰,利用砂石和水泥配制混凝土,利用鋼筋和混凝土制成鋼筋混凝土構件;而鋼結構的材料不像傳統建筑業那樣采用大量的有地域特點的材料,而是采用由現代冶金行業提供的各類鋼材、鋁材以及各種合金,包括各類焊劑和現代化工生產的各種涂裝材料、塑料、粘結劑等,這些材料標準精準、檢驗要求高,儲存、運輸、加工條件嚴格,大多數需要機械化操作。

    第二,質量更有保證。鋼結構基本上是在工廠制作,在施工現場安裝,通過焊接或栓接完成主體結構。由于在工廠制作,可以利用現代制作業的各種加工手段,包括焊接、栓接、鑄鋼、熱彎冷彎、熱軋冷軋等;可以利用各種檢測手段,包括理化試驗、超聲探傷、射線探傷、磁粉探傷等,使加工出來的構件更精確、質量更有保證。

    第三,精度要求更高。一般土建尺寸誤差以厘米計,而鋼結構則以毫米計,如果達不到要求,就不可能順利安裝。如果強制安裝會產生巨大的初應力,給結構安全帶來隱患。

    第四,對工人的素質要求更高。鋼結構涉及材料科學、各種加工技術、各種檢測技術、各種組裝技術、焊接技術(激光焊、高頻焊、電渣焊、氣體保護焊等),無不和現代科學技術相聯系。鋼結構是精密結構,現代建筑不僅是簡單的三維,還要考慮多個方向的連接,需要數控機床、計算機聯網操作等等。因此,對工人素質的要求也高,他們需要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具備一定的操作技能,方能勝任工作。譬如,焊工不僅要懂得電工學,還要掌握焊接的基本知識;鈑金工不僅要會看圖紙,還要根據圖紙進行翻樣。一個合格的焊工、鈑金工,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培訓和實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第五,可塑性更強。鋼結構企業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其生產流程、組織管理、質量控制、檢測手段以及人員的配備、素質等與制造廠基本相同,可以生產各種非標準的用于建筑的鋼結構構配件,這也是各地的標志性建筑均采用鋼結構的原因。

    第六,工人必須持證上崗。鋼結構企業的工程部基本上類同于建筑業中的機械化施工公司和建筑安裝公司,生產活動在分散的各個施工工地上,運送、起吊、安裝的是鋼結構構配件,而非混凝土制品包括預制構件、砌塊、砂漿和預拌混凝土等等。鋼結構企業和建筑業的工人一樣是露天操作,有著大量的高空作業。鋼結構企業的職工要把成千上萬個構件用焊接或栓接的方式連接成一個完整的結構,存在焊接條件不穩定,有各式各樣的焊接位置,要經受各種惡劣氣候的影響,在質量控制方面更困難、操作難度更大,因此,對焊工的技術要求就更嚴、更高。為了保證工程質量,上海市已要求焊工持雙證上崗,除了特種作業操作證書,還需獲得專門的工程建設焊工合格證。土建沒有這樣的要求。

    第七,技術含量更高。鋼結構企業要有一支設計隊伍,從施工圖變成能使車間工人讀懂的大樣詳圖,這就需要深化設計,設計人員是不可缺少的。一般建筑企業主要是鋼筋翻樣,鋼筋工中級別較高的師傅可以承擔這一工作,一般基本沒有專職的設計人員。鋼結構企業還要有一支檢測隊伍,對原材料進行理化復驗,以保證原材料的質量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并負責對焊縫進行探傷,確保焊縫質量能達到規范和設計的要求。因此,鋼結構企業還要建立自己的理化試驗室,否則需要通過委托外部有關機構進行相關的檢測工作。

    四、鋼結構的發展前景

    鋼結構由于擁有高強輕質、可以工廠化生產、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等優點,在單層工業廠房(倉庫)等項目上幾乎全部取代了傳統的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目前,在大跨度空間結構為主體的體育場館、機場、劇院、會展中心等公共建筑中,也幾乎都采用了鋼結構。通過北京奧運會場館的建設、上海世博會工程的建設,鋼結構在標準規范、科技創新、工程設計方面,在焊接工藝、制作、安裝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發展,我國當之無愧地稱得上是鋼結構大國。

    需要強調的是,鋼結構是綠色建筑,其資源可以重復利用;鋼結構是符合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建設理念,符合發展循環經濟的建設方針的一種技術,國家應大力鼓勵在住宅方面采用鋼結構技術。隨著城鎮化的繼續推進、基礎設施的繼續完善,相信鋼結構在“十二·五”將會有更大的作為,其發展前景廣闊。

    目前,我國很多鋼結構企業已進入國際市場,杭蕭鋼構的國外工程基本與國內工程持平,恒達鋼構在國外的工程對企業增長率的貢獻已達70%以上,開拓海外市場已成為很多鋼構企業營銷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內容,鋼結構的持續發展有了更多的支柱。

    五、制約鋼結構發展的若干問題

    盡管我國鋼結構已經發展很快,但是,鋼結構還沒有真正進入房地產行業,住宅鋼結構推了10年還沒有真正進入市場。2009年我國鋼產量已達5.68億噸,但鋼結構只占用鋼量的4%,低于世界發達國家的平均值10%,更遠低于美國和日本的30%。我國鋼結構的發展目前還屬于成長期、粗放、無序競爭階段,盡管已有第一陣營、第二陣營……但集中度仍不夠、產業鏈還不完整,打造世界級的鋼結構品牌還需要一定積累,鋼結構企業在營銷、體制等方面還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規范標準還需系統化,使其真正能指導鋼結構行業的設計和施工。就鋼材來說,規格還需要不斷完善,耐候鋼、耐火鋼等特種鋼還需要降低成本,使之能得到實際應用。鋼結構設計人才、工程技術人員和熟練技工缺口很大,特別是建造師(項目經理)和技工、技師已成為發展的瓶頸,還有不少政策上的問題、操作上的問題,需要認真研究。

    第一,資質準入制度不完善。原有的資質標準,只強調企業的注冊資金、項目經理和工程技術人員、工程業績等,對企業是否有鋼結構制造基地沒有規定,很多以土建為主的建筑公司很容易就能評到鋼結構的增項。事實上,他們大多沒有具有一定規模的鋼結構制造基地、相關的鋼結構工程技術人員和技工。這些以土建為主的公司承攬到鋼結構工程后即將工程轉包給鋼結構公司;有些公司為了降低成本,甚至將鋼結構工程轉包給沒有鋼結構資質的小作坊,給工程質量、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安全隱患。社會上有些人誤認為,把幾塊鋼板焊在一起形成構件,然后把這些構件像搭積木一樣拼起來就可以賺錢了。殊不知,鋼結構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系統工程。20世紀末,一場大雪壓垮了一批輕鋼廠房,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施工方不注重科學技術、漠視法律法規的存在、搞無證設計和無證施工。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很多土建公司已看到鋼結構良好的前景,已開始興建鋼結構基地、引進鋼結構人才。

    此外,由機械業轉為建筑業的鋼結構企業往往由于沒有項目經理和相關的土建人員、沒有工程業績而拿不到資質證書,也有的由于資質等級低制約其發展。四川省鋼結構協會曾出臺了一個給這些企業頒發臨時資質的政策,其效果如何?拭目以待。

    第二,大型鋼結構公司沒有總承包資格。目前,鋼結構公司只有鋼結構專業承包資質。很多以鋼結構為主的工程需要土建公司總承包,一個工程僅僅在基礎部分是鋼筋混凝土也得由土建公司控制,這種現象時常出現,從而導致一個大型鋼結構公司給一個低等級的土建公司打工的現象層出不窮。筆者認為,出現這種現象是極不合理的,也會給建筑行業、鋼結構行業帶來很多不良后果。

    資金、進度、質量、工期一般均由工程總承包方控制,這使得鋼結構公司很被動,鋼結構的先進性也往往被落后的管理和制度淹沒。很多土建公司的管理者由于不懂鋼結構技術,為了趕工程進度,導致事故時有發生。鋼結構的生產效率較高,應該有較高的利潤,基于種種原因,目前的鋼結構已成為微利潤行業,只能靠量的增長來發展自己,長此以往是不利于行業發展的。

    筆者認為,以鋼結構為主的工程,鋼結構公司應該有相應的總承包資質。這個問題我們已呼吁了很多年,在我們的呼吁和力爭下,有些地方部分采納了。可喜的是,在新資質標準中提到,一級資質的鋼結構公司對二級土建公司能承包的鋼結構工程,可以實行總承包,我們希望這個問題能早日得以解決。

    第三,行業分類不清。目前,鋼結構公司在承接基建項目時,其作為建筑業的一分子歸各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管,在安全質量、資質評定、人員培訓、稅收管理等方面都納入土建序列。在各省市,主管部門又將鋼結構公司歸屬于制造企業。歸屬不清、多頭管理、多頭收費等現狀讓鋼結構公司無所適從、負擔過重。

    目前,有關部門將鋼結構納入土建系統,在資質評定、人員培訓方面與鋼結構脫節,使培訓出來的施工員、質量員、資料員、安全員、材料員不能適應鋼結構的相應工作、項目經理也不能適應鋼結構工程的管理,給鋼結構行業的人才儲備、成長、發展帶來諸多弊病。

    第四,相應院校沒有鋼結構專業。鋼結構企業現有的主要技術人員由轉型前企業的技術干部和從外部引入的技術人員組成,他們大多數熟悉工民建專業和機械專業。從現狀看,外部引入的大多數是應屆大專院校畢業生,也有來自設計院、土建公司和機械公司具有一定能力的技術人才。無論是原有的或引入的技術人員,在建筑鋼結構這個新行業中都不能很快地適應鋼結構的技術工作,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磨合和再學習才能較好地開展工作。工民建專業的技術人員缺少制造加工工藝的知識,不懂焊接,做出的細化圖不符合工藝要求;機械專業的技術人員缺少建筑構造和建筑力學的基本知識,盡管他們對構件清楚,但對總裝形成的整體建筑缺乏了解。希望有關大專院校能在培養鋼結構專業人才方面多下功夫。

    第五,市場不規范和惡性價格競爭。從招投標開始,在很多項目上鋼結構公司必須與土建公司捆綁在一起,這就限制了鋼結構公司的主觀能動性。招投標對企業資質的設置條件,也隨業主的不同而變化。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而言,鋼結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為最高等級。由于鋼結構公司構件生產的制造特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承包資質方面對制造沒有要求,中國鋼結構協會即設立了制造資質,其中含有特級資質。現狀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鋼結構專業承包資質與中國鋼結構協會的制造資質并存,使很多企業莫衷一是。

    毋庸置疑,鋼結構的設計比混凝土結構更精準、工程量的離散性更小、在實際操作中價格的變動不大。基于市場不規范的原因,很多鋼結構公司無奈地以最低價中標,但依然會遭到壓價競爭,這難免會給工程質量造成安全隱患。筆者認為,鋼結構更應該突出其技術含量、更應該講究優質優價,才能推動行業進步,保證其應有的利潤率,促進鋼結構在我國的應用。

    六、鋼結構應自立于建筑業成為獨立門類的一支新秀

    上述制約鋼結構行業走上發展快車道的幾個問題,究其原因是鋼結構是介于建筑領域和制造行業之間的一個特殊行業,得不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和關心、得不到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得不到教學機構的重視。筆者認為,鋼結構應歸屬于建筑業,成為其中的一個獨立分支。

    第一,鋼結構應明確屬于建筑業,其行政主管部門是負責住房與城鄉建設的各級政府機關。

    第二,鋼結構應作為建筑業的一個獨立的門類進行行業統計、行業培訓、行業規劃和資質評定,包括注冊建造師和相關的施工員、質量員、資料員、安全員、材料員以及關鍵工種。

    第三,有關院校應設置鋼結構專業,培養能夠獨立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為鋼結構公司培養和輸送相應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

    第四,統一稅收,采取有利于鋼結構行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第五,鋼結構公司承接以鋼結構為主的工程,有關方面應該頒發其總承包的資質。

    第六,發包方應盡量把鋼結構工程單獨劃出,對鋼結構企業進行招投標。(中國建設報)

     
     
    •  

    下載附件:
  • 點擊下載

  • "歡迎大家轉摘!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網(metal168.com)謝謝合作!"


文章標題
建筑鋼結構網--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分會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