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是美國舊金山投資72億美元實施的一項重點工程,預計2013年建成通車。該橋是全球最大跨度的單塔自錨抗震懸索鋼結構橋梁,重1.3萬噸的單塔柱支撐全橋重量7萬噸,是世界同類橋梁之首;抗震設計為8級,是世界橋梁抗震之首;雙向12車道,中間一條自行車專用車道,橋面寬達70米,是世界單塔橋梁之首;作為舊金山與奧克蘭之間的關鍵通道,每天車流量將達30萬輛,也是世界橋梁通過能力之首。因此,業(yè)內稱該橋是世界同類鋼結構橋梁中技術難度最高、造價最貴的鋼橋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美國西海岸的地標性建筑。
2006年,振華重工以一流的鋼結構制造實力、無可比擬的遠洋運輸船隊和優(yōu)秀的持證焊工團隊等優(yōu)勢,在與日、韓、西歐等發(fā)達國家公司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承接了該橋梁鋼塔和橋梁全部共4.5萬噸鋼結構的建造。據(jù)悉,美方將質量要求極高的鋼構全部交給外國企業(yè)承造,這在美國鋼橋建造史上是第一次;也是中國企業(yè)首次承擔如此復雜的、大規(guī)模的橋梁鋼構的建造,有力地提升了國內橋梁制造水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項海帆告訴記者,由于1989年舊金山曾被6.9級大地震襲擊,當時的海灣大橋東段部分橋梁被損壞,因此新的海灣大橋對抗震能力要求極高。比如,該橋在構造上多有創(chuàng)新,特別是在橋塔上設計了十幾個“犧牲構件”剪力件,它們就像保險絲一樣,在地震中可以自行斷裂以承受沖擊力,從而保證橋身在8級地震后仍能通車。
構造上的創(chuàng)新,帶來制造工藝的復雜。5年的時間里,振華重工一路走來并不輕松。為攻克技術上的難關,達到美方幾近苛刻的嚴格標準,振華重工甚至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做足功課”,邀請一大批橋梁界專家,共同探究和論證鋼橋建造中的工藝技術。面對美方上百次的制造標準提升,振華項目團隊最終讓美方心服口服。美國舊金山市頒布由市長親筆簽名蓋章的公告書,為感謝由大橋項目總指揮李江華帶領的團隊為海灣大橋建設所作出的貢獻,認定2011年7月11日為舊金山市的“李江華日”。
振華重工總裁康學增表示,振華重工正處于“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關鍵時期,有能力、有實力、有信心能挑戰(zhàn)世界上更為高端的鋼結構橋梁制造。據(jù)悉,振華重工又參與了備受矚目的港珠澳大橋的建造,所承建的配套項目已全面實施,設計方案、材料統(tǒng)計已基本完成,所有產品將于今年5月至明年5月前陸續(xù)交付現(xiàn)場使用。(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