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巢湖之畔,有一棟外形酷似中國館的鋼結構建筑正在加緊建設中,這就是合肥要素大市場。它不僅外形特殊,而且內部也采用了很多節能技術,因此被稱為安徽首座“綠色建筑”。
日前,記者來到施工現場看到,整座建筑已經初現雛形,該建筑呈現方形結構,一根根鋼結構縱橫交錯,猶如編織成的一個鋼籠。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等工程竣工后,該建筑的外形將酷似世博園內的中國館。
在工地現場,記者發現了一塊專門用于展示新材料新技術的場地。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于太陽能發電項目了。在展示的模型中,小小的一塊太陽能電池板就能讓燈泡發亮。
中國建筑三局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未來太陽能電池板將安裝在要素大市場的頂部四周,雖然只是一小部分的面積,但它卻能解決2.5%以上的總用電量。“之所以這是‘綠色建筑’,是因為大樓的用水是循環的,而且還可以通過收集雨水對花木進行澆灌。建筑內部大面積的中庭可以起到自然通風的效果。”
負責施工的中國建筑三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鋼結構主體封頂預計要到明年四五月份完工。“該建筑將是國內單體最大的建筑,而且由于四角采用了懸挑架構,懸空部分的鋼結構有30多米長,施工難度非常大,所有的鋼結構安裝都要進行精確的計算。”據悉,目前該工程進展順利,所有施工環節都在加緊進行中,預計該建筑明年有望投入使用。(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