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市行政中心向東海片區遷移,連接老城區與東海片區的東西向道路日漸繁忙,而寶洲街因沿街房地產開發影響,交通負荷更是將與日俱增。昨日,記者從規劃部門獲悉,刺桐大橋旁正規劃一座兩三百米長的弧形沿湖景觀橋,建成后,寶洲街的東西向車流將通過新橋向交通容量較為富余的江濱北路有效分流,而刺桐路的來車也可由此右轉直接進入江濱北路行駛。
中心市區上江濱北路更便捷
位于中心市區南端的江濱北路沿市中心邊緣穿過,為城市I級主干道,2010年改造為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50公里,瀝青砼路面,具有良好的通行環境,是目前連接老城區和東海片區的道路中車流量較少的一條。
目前,市區寶洲街與江濱北路主要通過田安路和坪山路連接,田安路與坪山路距離達到1.7公里。田安路南段部分為單行道,北面來車需繞行方可抵達江濱北路,而坪山路離老城區較遠,使得寶洲街與江濱北路的連接較為不易,這樣一來,田安路與坪山路之間的綜合大道刺桐路成為溝通南北的最佳通道。但是,刺桐路目前并沒有直接連接江濱北路的通途,而是僅靠刺桐大橋東側的廠區用路通道連接,該通道僅寬約5米,主要承擔通道東側廠區及娛樂場所車流的集散功能,通行能力較低。
“新規劃的這座景觀橋將使這些問題迎刃而解。”景觀橋方案設計單位負責人介紹說,規劃中的沿湖景觀橋的出口設置于刺桐路與寶洲街交叉口南側,出口位于浦西滯洪排澇站西側,單向行駛,橋長160米,整個通道有兩三百米長,考慮一至兩車道,通道建成后,寶洲街、刺桐路的車輛可以由此直接右拐至江濱北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