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江蘇人,年過不惑,皮膚黝黑,黑得只遜色于木炭,雙手老繭,跟歲月裹在樹上的年輪一樣,一層一層布滿手心,時常腰間掛一水壺,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碰到熟人卻不忘了面帶標志的老馬笑。他是中建鋼構福州奧體項目一名普通的勞務工人,主干更換氣瓶一職,兼職項目夜間辦公區安全巡查。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幸福,我在崗位一分鐘,保障安全六十秒……”,每周一早上,伴隨著項目安全總監帶領大家莊嚴的進行安全宣誓的時候,老馬總是站在人群中不太起眼的位置舉起右手一本正經的朗誦著每一個字,像是在閱讀,更像是一名小學生在背誦。
和其他老工友一樣,老馬也是跟隨著建筑勞務大軍南征北戰干了十幾年的活了,但是,走在哪里大家都開玩笑的說老馬只會干換氣瓶的活,其他工作他學不來,每當聽到這話老馬總是氣呼呼的什么也不說。其實大家都知道,老馬這人踏實肯干,對待工作認真細致,半點都不馬虎。每天安全巡查,總是看到他推著推車載著氣瓶在工地上來回轉悠:氧氣放在氧氣籠里,丙烷放在丙烷氣籠里,擺放完畢并將車上的標識牌規整的掛在氣籠外側……每種氣瓶總是整整齊齊的擺放在不同的氣籠里面,像是在擺放一摞書,更像是擺放自家的家具一樣。
“老馬,這里氧氣用完了,趕緊換上。”管理人員在一邊呼喚,只見老馬拉著推車飛奔般跑過去,用熟練的動作迅速將氣瓶換上。完畢,用搭在肩上的毛巾擦擦額頭上噴涌的汗水,轉身又跑到其他地方去了。閑時,看著老馬在地上坐著休息,我總喜歡湊過去和他開玩笑:“老馬,那邊氧氣瓶和二氧化碳瓶距離太近了,趕緊整改,不然我就開整改單了”。老馬小聲細氣的回答道:“不是吧,這不是隔了五米遠的距離的嘛,你又在忽悠我了,我知道的二氧化碳瓶和氧氣瓶距離不小于五米,氧氣瓶距離明火不小于十米遠距離,這些我早就能背了。”此時,總是引來旁邊工友滿堂大笑。
其實,在鋼結構建筑領域,焊接總是最關鍵的一環,而焊接所用的氣瓶則是項目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每天的氣瓶更換,氣瓶堆放以及氣瓶的使用,每一個環節都與安全息息相關。考慮項目焊接作業點多面廣,當地氣候多變的特點,氣瓶堆放不僅要求分類、整齊放置,更要根據氣候變化做好防曬防雨的安全措施。這些,在老馬每天開工之初早就做好了準備。
夕陽西下,回首看看,老馬依然推著推車徘徊在各施工作業點之間,樂此不彼的工作。為人老實,他不太懂其他作業的安全,但是就換氣瓶一職安全措施他做得有板有眼,讓人放心,這何嘗不是一道風景線。一點安全,才能促進一面安全,照著操作規程一點一滴作業,其他工序照之,項目安全則會越走越好。(張坤)
"歡迎大家轉摘!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
鋼結構網(metal168.com)謝謝合作!"